-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王立新談新疆水泥高效益
- 評論:0 瀏覽:3026 發布時間:2007/2/27
——專訪原新疆水泥協會會長王立新
據最新統計資料證實:新疆水泥企業的平均規模是20噸,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僅占29%;水泥產能潛在過剩,2004年曾全行業虧損。但令人稱奇的是,2004年后利潤開始大幅攀升,2006年實現利潤3.11億元,同比增長313.73%。在需求、產能、技術結構均不占優勢的新疆地區,盈利是如何實現的?為此,本網記者獨家專訪了原新疆水泥協會會長王立新。{TodayHot}“單單實行價格自律是不夠的,要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結構調整,提高企業集中度,避免低價競爭。”王立新一語道出核心。
“現在新疆有兩家上市公司,天山股份和青松建化。”他說,“天山股份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水泥經銷商和全國重要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青松建化公司是新疆的龍頭企業。這兩家上市公司的下屬公司控制新疆產能的60%。經過整合,企業數目也由原來的123個降為80幾個,產業集中度達50%以上。這對于提高疆區大型企業的競爭力和控制力,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HotTag}
對于新疆地區的新型干法比例不高的問題,王立新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據新疆地區地域特征,不太適合大規模的新型干法線。烏魯木齊、昌吉是新疆經濟最發達、水泥消費最集中的地區,市場容量也不是很大。若大上新型干法線必將造成產業過剩。而且,新疆發展不平衡,少數縣偏居戈壁,每年只有幾萬或十幾萬的水泥需求量。由外地運入的運費太高,導致水泥價格提高。
“所以,”他笑著說,“根據新疆的特點,1000噸—2000噸就比較合適。”
王立新用“形勢大好”評價目前新疆水泥產業的發展狀況,他指出:“新疆的水泥生產不僅能自足,而且還有一部分能夠外運,提高行業集中度是關鍵”。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