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限制政策松動鋼鐵大項目接連上馬
- 評論:0 瀏覽:2392 發布時間:2007/2/27
- 鞍鋼上馬500萬噸項目,太鋼擬200億建設鋼鐵企業,翹首以盼的還有武鋼的防城港項目等。
發改委潑的冷水顯然未能澆熄近來鋼鐵行業如夏日般火熱的建設熱情,繼鞍鋼宣布上馬營口鲅魚圈500萬噸鋼項目之后,8月14日又有消息稱,太鋼擬投資200億在呂梁地區建設一個500萬噸的大型鋼鐵企業,項目方案最遲將在本月內正式上報國家發改委。
鋼鐵廠商們動輒500萬噸的項目,不停地刷新著我國未來2-3年內的煉鋼產能,而此舉是否也發出了相關部門對鋼鐵投資的限制政策出現松動的信號?
多個鋼鐵項目建設獲批
由于今年一、二季度鋼材價格的上漲,國內鋼/鋼材產量從年初開始呈現出逐月增加的態勢,根據中國鋼鐵協會的數據顯示,一月份平均日產97.35萬噸,六月份平均日產已上升到122.06萬噸,這一水平相當于年產粗鋼4.46億噸。業內人士認為,產量的持續增加除了新產能釋放外,前期被迫停工的零散產能也應該有部分重新開工。
在已建成產能釋放的同時,一些新項目獲批的消息引起人們的關注。3月份,從2002年就開始籌備的寧波建龍,歷經四年之后,終于獲批由杭州鋼鐵集團重組建設,其建設規模為400萬噸鋼。另外,鞍鋼營口500萬噸也獲批開工,這是自2004年初叫停常州鐵本和寧波建龍項目,國家對新建的鋼鐵項目實行了最嚴格的審批制度之后,除了首鋼搬遷以外的第一個正式獲批的大型鋼鐵項目。此外,據最新消息,太鋼也正進行著呂梁500萬噸項目的公關。翹首以盼的,還有武鋼的防城港項目、濟鋼萊鋼的日照港項目等等。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以來,有關部門曾不止一次表示,“原則上不批準建設新的鋼廠,對個別結合搬遷、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鋼廠項目,要從嚴審批”;“嚴格控制鋼鐵工業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TodayHot}
在5部委對今年總投資3000萬元及以上、存在違規操作的新開工項目的清理工作正在進行的時候,該怎樣理解上述行為呢?
扶持大企業的思路
“此輪的投資競賽明顯集中在大型國有企業上,甚至可以說縮小到了行業巨頭身上。這也表明了國家對鋼鐵行業的一貫思路——壓小放大、有保有壓。”南方基金某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
國家發改委提出“要形成2-3個3000萬噸級、若干個千萬噸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國內排名前10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的比例達到50%以上”。而事實上,盡管近幾年來我國鋼鐵企業數量、鋼鐵工業總體規模都在迅速增長,產業集中度卻是不升反降的。
根據發改委數據,2005年我國69家重點統計企業鋼產量占全國的79.81%,比去年下降了3.7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2005年我國僅有8個企業粗鋼產能超過1000萬噸,位居第一的寶鋼為1836萬噸。“國家的產業政策導向和鋼企目前的產能現狀促使了鋼企朝著目標不斷前行,而且外資并購的威脅也使國內鋼企不得不做大做強,以免淪為他人魚肉。”有業內人士表示。{HotTag}
“就我們最近對鋼廠整合情況進行的全國范圍調研來看,行業整合速度超過原先預期。”一位鋼鐵研究員在對上市公司進行調研后向記者表示。
然而,邯鋼激烈應對寶鋼集團的舉牌、以及河北、山東等省著力推進區內整合,石家莊鋼鐵、邢臺鋼鐵趕在政府重組之前與港資結盟等太多的跡象表明,中國鋼鐵整合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于是,在并購風起云涌的同時,自身做大做強更成為眾多鋼企“曲線救企”的不二選擇。這邊鞍鋼項目獲批,那邊寶鋼和武鋼的項目也已箭在弦上。5月23日,寶鋼與廣東韶鋼在廣東省政府的見證下簽約,為湛江鋼鐵項目組建合資公司。在廣西防城港,武鋼也在為在當地建設一個千萬噸大廠而苦心經營。
國內外需求旺盛
中國的鋼鐵產能是否過剩?到底產多少鋼才是合適的?一些行業人士的表態代表了市場看法的微妙變化。
“什么叫供過于求?這樣的提法可能過于簡單了。‘十五’期間,我國鋼材凈進口量達8000多萬噸。2003年的時候有人預計2010年我國鋼消費量會達到3億噸,那時候大家都覺得這怎么可能呢?可是,去年鋼表觀消費量已達3.5億噸,超前5年實現了。我個人覺得,由于國內需求的增長,至少2008年以內是很難出現供過于求的。”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曲麗說。
2006年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使許多人調整了先前的悲觀預期,上半年GDP增長10.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1.3%,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對鋼材需求的增長也保持了強勁態勢。相關統計顯示,2006年上半年鋼材主要下游行業產量的增長速度大部分都超過了2005年全年,預計機械設備、汽車、家用電器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對建筑用鋼需求最大的房地產行業2006年上半年投資增長24.2%,超過了去年的19.8%增長率水平。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房地產投資未來將有所放緩,但新農村建設才剛剛開始,對建筑用鋼需求將會有很大的增量。
“一言蔽之,需求造就供給。”某行業內人士這樣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最近一次信息發布時也表示,國內市場需求旺盛,這是拉動鋼鐵生產高增長的主要動力。數據表明,上半年國內市場粗鋼表觀消費量18840.93萬噸,同比增長13.25%,鋼鐵企業庫存和社會庫存均保持正常水平,總體上看市場供需基本平衡。
“2004年以來的歷次宏觀調控對于鋼鐵行業的影響都是短暫的,無論是抑制行業投資規模,還是遏制下游需求的種種努力都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我認為,宏觀調控只能短期抑制需求,而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對鋼材需求持續增長的空間和趨勢。”另一券商研究員也在其研究報告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同時,國際綜合鋼材價格的強力表現使上半年鋼材出口出現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出口鋼材1709.34萬噸,同比增長47.71%。盡管有傳言國家計劃下半年調整鋼鐵產品的出口退稅,預計下調3-5個百分點,而且目前國內鋼材價格二季度已經出現回調,但是由于現在的價格仍低于歐洲海外鋼材價格100歐元以上,相關人士表示,即使出口退稅率出現調整,影響也較為有限。
淘汰落后產能
有關人士稱,鋼鐵行業的投資額增長在4月份開始出現反彈,但從年初至今整體仍低于去年的平均水平,新的投資仍然處于低位。即便是出現所謂的供過于求,國內鋼鐵行業的供需矛盾也主要體現在落后產能難以淘汰這個瓶頸上。
在2004年末形成的4.2億噸鋼產能中,落后的300立方米及以下的小高爐能力約1億噸,20噸及以下的小轉爐和小電爐能力5500萬噸,分別占總能力的27%和13.1%。
發改委在6月頒布的《關于鋼鐵工業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加快結構調整的通知》中,提出了淘汰1億噸落后煉鐵能力的目標,但落實起來阻力重重,最近已將淘汰1億噸落后煉鐵能力的目標的時限由1年延長為3年。
相關人士分析,鋼鐵行業前景取決于落后產能的淘汰進程。然而,由于落后產能的淘汰牽扯到各方面的利益,部分落后的鋼鐵產能將在長期內存在。
“或許我們只能期待著通過大型鋼企擴張產能,促使鋼價長期低位運行來達到擠出目的了。”上述人士最后說。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