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重慶玻璃器皿業復蘇
- 評論:0 瀏覽:2663 發布時間:2007/2/27
- 已沉寂多年的重慶玻璃器皿業,在調整產品結構并加入更多民營經濟、外資等“新血”后,如今正迅速復蘇。據了解,目前以遠帆、諾貝斯、浩晟、東陽、三立等“五大家”為核心的重慶玻璃器皿企業,每年酒瓶產銷量已逾3億只;國內名酒廠每年所需的數千萬只異形酒瓶,絕大部分是由遠帆、諾貝斯等渝企量身訂制。
重慶玻璃器皿業始于1906年何鹿蒿創辦的鹿蒿玻璃廠,迄今已歷百年。上世紀80-90年代,以北碚玻璃廠、北碚玻璃器皿廠為代表的重慶造玻璃器皿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頗高聲譽,并培養出大批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TodayHot}。然而,在市場經濟進程加快的上世紀90年代末,這些老牌國有、集體玻璃器皿企業在企業運行機制、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缺陷開始暴露,并出現效益全面下滑,重慶玻璃器皿業也隨之陷入低潮。
體制改革和民營資本的涌入,給重慶玻璃器皿業帶來了生機。2003年,北碚玻璃器皿廠進行股份制改造,與兩家捷克公司共同組建諾貝斯玻璃有限公司,引進波西米亞水晶玻璃制造技術和品牌,生產中高檔酒瓶、酒具。與此同時,更多本地民營企業發現了國內白酒、葡萄酒市場迅猛增長的勢頭,紛紛加入到玻璃器皿特別是酒瓶制造領域。
經過數年發展,浩晟、東陽、三立等民營或被民營企業收購、租賃的原集體所有制企業,如今已擺脫過去設備陳舊、工藝落后、市場開拓乏力的格局,相繼成為國內各大酒廠主要酒瓶提供者。以生產高難度異形酒瓶見長的原北碚玻璃廠,也在今年6月被民營地產企業遠帆集團接手,并在短短3個月時間內結束了長達7年的虧損,重新回到國內中高檔白酒酒瓶主流制造商行列。
在本地玻璃器皿行業干了35年的遠帆玻璃公司技術部部長徐步云表示,悠久的玻璃器皿制造歷史,為我市酒瓶制造業積累了大量獨門技術和眾多的產業技術工人,在主要依靠手工技藝的異形酒瓶制造領域,重慶的優勢更為明顯。據介紹,目前我市酒瓶制造業已形成以北碚、南岸為主,合川、銅梁等周邊區縣民營企業為輔的格局。其中,擁有遠帆、諾貝斯、三立、東陽等4家企業的北碚以生產各種檔次、形狀的白酒酒瓶為主,以浩晟為核心的南岸則是我市最大的標準化酒瓶生產基地。業內人士透露,僅這5家企業,每年酒瓶產銷金額便高達5億-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