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中國涂料行業已進入了洗牌后的整理時期
- 評論:0 瀏覽:2195 發布時間:2007/3/14
中國涂料行業已進入了洗牌后的整理時期
2006年以來涂料行業增長勢頭良好,平均每月增長幅度達21%;中國的涂料產量已經突破300萬噸,并且很快會超過400萬噸。{TodayHot}然而我國的涂料工業非常分散,數千家企業分布在各地,不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的發展,行業的并購整合在所難免。2007年,隨著行業內競爭的加劇,一些不規范的企業會被淘汰出局,市場將迎來新的機遇。
2006年以來,涂料行業的并購風潮漸漸強勁起來,“風源”正是中國潛力巨大的涂料市場。涂料行業標志性的并購事件是美國威士伯以2.81億美元收購了華潤涂料80%的股權;另外,PPG繼2006年初收購了上海森普建材公司的部分資產后,8月份又宣布以1.15億美元收購了亞美隆國際公司的特性涂料和上光業務及韓國林春集團50%的股份。{HotTag}外企并購的加劇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擴大市場份額。如阿克蘇—諾貝爾集團計劃到2010年使其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左右,為實現這個目標,該集團目前已累計投資2.4億美元,先后在東莞、嘉興等地建立了21家工廠,其生產的木器涂料等品種已位于國內市場前列。二是延長銷售網絡。如荷蘭帝斯曼集團收購廣東先達合成樹脂公司后,2005年銷售額已超過3000萬美元。三是適時進入涂料市場新領域,利用自己的科技優勢和品牌優勢,迅速占領國內企業技術力量難以達到的領域。美國宣威與上海金力泰合資組建了上海宣威力泰公司,意在占領周圍的汽車涂料市場。
在市場最大、發展最快、需求旺盛的建筑涂料領域,外資涂料品牌加強了推廣攻勢,主要體現在利用其綜合優勢,搶占國內優質的客戶資料,與全國性房地產開發巨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2006年11月,德國拜耳材料科技集團與上海新歐寶化工和上海常春藤化工公司簽訂了聯合品牌協議。根據協議,這兩家企業在其產品包裝及銷售材料上使用拜耳材料科技的“WoodCover”商標。實際上,最先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是立邦和ICI等一些品牌資金實力雄厚的外資涂料巨頭。據透露,ICI已與萬科地產、北京陽光100置業集團等多家房地產大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為了加強公關,這些外企都增設了“大客戶”部,來專門服務重要客戶。據悉,為應對挑戰,國內相關企業如華潤、嘉寶莉也已行動起來,設立了大客戶部,抓緊與房地產開發商接觸。2007年在建筑涂料領域的市場爭奪將會越演越烈。(中國涂料在線編輯)
目前,涂料業已進入了洗牌后的整理時期。從行業角度看,涂料產業商機無限,從油性涂料到水性涂料,從丙烯酸涂料到氟碳涂料,從平面涂料到質感涂料,市場越來越細分;從品牌角度看,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馬太效應”的影響更加明顯,能全面參與競爭的涂料企業越來越少,品牌的集中度越來越高;從表觀上看,并購整合僅僅是一種商業活動和市場行為,實際上是大企業的擴張步伐在不斷加快。進入2007年,隨著國內涂料產業整合將提速,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可以預見,今后幾年有實力的涂料企業將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通過科技進步、產業轉換、企業擴張、體制創新等步驟,一方面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從而為行業的良性發展提供動力。
隨著北京奧運的日益臨近,2007年涂料企業將會商機不斷。奧運工程的關鍵是在2007年,單從場館及配套建設帶來的涂料商機就有160億元之多,2007年下半年是建筑涂料發展的高峰期。上海的“世博”工程的招標也已開始,涂料企業將迎來難得的市場機遇。我國正在建設節約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具有與保溫節能配套的外墻涂料和具有反射太陽能的溫控涂料,逐漸成為研發的重點,具有清潔室內空氣效能的負離子內墻涂料將成為市場寵兒。按照化學工業“十一五”發展思路:涂料工業應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型和耐久性涂料,如水性涂料、粉末涂料、輻射固化涂料、有機硅、有機氟改姓丙烯酸酯類涂料、重防腐涂料,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專用涂料等品種。專家預測,2006年至2010年,中國的涂料銷售額增長依然會達到60%左右。